Search

•育兒日常•
回顧Pomi的輔食時期
《初階副食品 泥糊》

  • Share this:

•育兒日常•
回顧Pomi的輔食時期
《初階副食品 泥糊》

現在的小兒科醫師會建議4-6個月就能開始讓寶寶接觸副食品,當然也有許多不同的派別,而我們沒有特地走任何一方,而是採用漸進式的。

在Pomi滿四個月後,
第一口的副食品是「白米湯」

🔸作法:
1格的米:10格的飲用水 (米的量杯)
煮完後,使用湯匙餵食上面那層米湯,因為此時期的副食品不是主食,而是讓孩子慢慢習慣湯匙進食,所以我們一天一次。

🔺可以視孩子情況,由於Pomi在第二天時,使用湯匙餵食的狀況還算不錯(沒有出現吐舌與流出反應),所以在第三天後,開始「白米泥」

🔸作法:
1格的米:10格的飲用水,
煮熟後,稍涼在打成泥(可用攪拌棒或調理機),我們依然ㄧ天一次,餵食大約15ml,
可以不用太多。
(除非孩子不願喝奶,只要副食品,就可以增加副食品的量)

🔺一樣視孩子狀況,而Pomi吞嚥的狀況不錯,可是發現白米其實容易脹氣產生,於是吃完三天的白米泥後,換成「胚芽米泥」(若有過敏體質,建議還是白米優先)

🔸作法:如同白米泥

🔹大約一週之後,Pomi開始進入「蔬菜泥」,先使用一種綠色蔬菜(地瓜葉),第一次單吃,未搭配胚芽米泥(主要是觀察孩子是否出現過敏現象),第三次開始搭配胚芽米泥

🔸作法:
地瓜葉只取葉子部份,大量沖水、洗乾淨後,放入已滾的水裡汆燙5-10分鐘,煮熟之後撈起,稍涼在打泥(不用另外加水),一次15-30ml

🔹吃過三天的地瓜葉之後,換新口味,「紅蘿蔔泥」,一樣第一次時,未搭配胚芽米泥。

🔸作法:
紅蘿蔔味道較重也較不容易打泥,所以使用以下方式:洗淨切片後,放入電鍋(內鍋的水超過紅蘿蔔即可)、外鍋一杯水,電鍋跳起之後悶個三分鐘,撈起煮熟且軟的紅蘿蔔,稍涼在打泥(可加入些飲用水),一次15-30ml。

(假如孩子不喜歡紅蘿蔔味道,可搭配米泥。Pomi很喜歡吃紅蘿蔔,所以就讓她單吃)

🟣2-3天之後,換下個食材,高麗菜泥,作法如地瓜葉泥 ,每一次的食材,我們都選用當季且合適寶寶食用的,此階段尚未加入肉類

#五個月時,已經食用過:白米、胚芽米、地瓜葉、高麗菜、小白菜、菠菜、小松菜、白花椰菜、白莧菜、紅蘿蔔、洋蔥、彩椒、南瓜、馬鈴薯、地瓜、玉米筍、黑木耳、蘆筍、四季豆、蘋果、紅火龍果、葡萄等等(以上皆為泥糊)

🟣以上作法可現吃,也可做成冰磚,若是冰磚,建議一週內使用完畢,另外,我們的冰磚器具是使用食品級的矽膠材質副食品盒,可進蒸汽鍋消毒~

而後的每一次蔬菜或是根莖類,作法皆大同小異,可以單吃,也可以搭配不同食材或是搭配米泥

🔴由於4-6個月的寶寶腸胃消化系統發展尚未成熟,建議可以單一到兩種食材即可,吃的量也可以不用特別多,此階段主要是嚐味道與湯匙的習慣,孩子的主食還是以奶為優先,除非正常身體狀態下,孩子已經出現不太喝奶,可以增加副食品的量試試

🔴在研究上顯示,食材過敏症狀因人而異,會有疹子、腹瀉、吐、喉嚨腫、昏厥休克等等,所以每一次新食材吃完之後,要留意觀察孩子的狀況,輕微疹子通常可以自己消退恢復,若症狀未改善或有異狀,儘快就醫!

🟢孩子剛接觸副食品會有吐舌、未吞嚥進去而流出的現象,或是感覺孩子接受度不高,皆為正常,試個幾次後,就會越來越好的,請以平常心看待,不期不待,媽媽才不受傷害啊~

🟢由於小兒醫生説孩子的器官通常要到六歲後比較趨向成熟,所以我們在4-6個月所有副食品皆無任何調味

Ps玉米粒不是使用罐頭,而是用湯匙,將整根玉米慢慢刮出來的。

#副食品
#輔食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育兒的路上,既不容易,卻又豐盈迷人 曲折蜿蜒,我們一起相互鼓勵,一起長大。 斜槓 兒童初階瑜珈國際師資認證 MamiBuy駐站部落客 泛亞國際-iPan屋合作
View all posts